來北京當然要逛逛傳統的老胡同,上網查了資料,北京保存最古老的胡同就在什煞海這一區,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喔,可見歷史有多悠久
什剎海是北京北部的三個湖,分別是前海、後海、西海。什剎海因周圍有十座寺廟而得名。
地鐵站下車之後就先到煙袋斜街逛逛,因為古時候這邊都是賣菸具,加上這條巷子又斜斜的,所以叫做煙袋斜街
煙袋斜街其實很短,走一下子就可以到什煞海了
煙袋斜街入口處的一家咖啡廳
這邊都是百年老屋改裝的
有點像是九份老街那樣,只是多了一點歷史風味
很可惜商店大多是販售一些現代的商品或是服飾,就跟台灣老街一樣
不過有幾間商店保留著濃厚的中國風,還算是不錯
和昨天的晴天比較起來,今天是陰天阿,可惜
老街老建築加上燈籠,很有FU
這一區都是這樣的平房老屋,右邊黃色手寫招牌好醜,正在大拍賣,他們叫做『甩貨』,可能每天都在甩吧,哈哈
就是販賣一些簡單旗袍之類的中國風紀念品,還有10元人民幣一條的圍巾、批巾
很可惜沒有好好規劃,這時候就讓我想起日本古寺周邊的老街,乾淨整齊的商店街,不管哪家店都很有質感~~
一些比較雜亂的商店我就沒分享了
這是不是很古老阿,如果店員穿上古裝一定很厲害
這間也感覺很有歷史感
賣一些鼻煙壺之類的東西
這邊很像沒禁止機車進入,所以馬路上停了不少電動機車或是電動三輪車(北京的這些車都是電動的,可以降低空氣汙染)
這才對味阿~
小時候的玩具耶~~
我對小胡同裏面的住家比較有興趣,但是不敢進去,這些小胡同裡面都還是有住人
吹糖人,不過看看就好,因為買了不吃會壞掉,吃了會吃到師傅的口水阿~~(師傅用嘴巴灌氣的)
古色古香阿,感覺有翻新過
途中經過一家賣明信片的商店,可以免費題字~~
還可以代客寄信,5元人民幣一張
(後來我自己去郵局寄回台灣,郵票才1.5元RMB)
逛完煙袋斜街之後,走到底就是連接前海和後海的銀錠橋
可以看到前海+後海
湖畔種滿的柳樹
挺漂亮的
聽說夏天附近居民會下去游泳,冬天的時候湖面會結冰,可以溜冰唷
這邊一堆酒吧還有卡拉OK,喜歡夜生活的人可以來這邊玩
我跟MOMO都不愛這種夜生活,所以就沒來試試看了
前海+後海用走的話,應該會耗上一整天,所以我們就決定搭三輪車逛胡同啦
搭三輪車有個好處,就是有專人帶你逛胡同老街,而且這些司機都會講解當地的風土情還有歷史典故
而且先逛上一圈之後對這邊地理會比較有個概念
這位大叔挺親切的,可惜鄉音太重阿,很多部分有聽沒有懂,大概懂85%吧
邊騎邊介紹
而且這大叔不會一直要我們給小費,只有最後結帳的時候暗示我們可以打賞一下
不像別的司機一直洗腦乘客要給小費
這邊三輪車的價格用人頭計算的,比方說我跟MOMO2個人,就是2個人的價格
另外價格還分要不要開發票,不開發票比較便宜~~反正上車前要先講好價錢就對了
大叔路上還會幫我們照相
他說這個景是最棒的
要相信專業
這邊不少三輪車,有時候還會尬車~~
我們這位大叔騎得很慢,我看很多三輪車都一直飆車,想要趕快結束趕快接下一攤生意吧
他們技術很好,不會相撞
大叔說這個巷子很適合照相
大叔也幫我們上了一堂中華文化課程
俗話說,門當戶對,所謂『門當』,就是大門口的那二個石頭雕像,如果官越大,石頭雕像就越大,而且文官是方型的,代表書櫃
武官是圓形的,代表戰鼓
那所謂『戶對』,就是大門上面會有凸出來的木頭柱子,像圖中只有二根的話,就是一般的小官
石雕越大,凸出來的木頭越多就表示官位越大,所以古代要門當戶對
這個戶對有四根木頭,而且是武官~~
這裡比較多的是2根木頭,所以這4根的在當時一定走路很有風
聽說皇家最高是九根~~一整排凸出來,想起來就很威阿
大叔帶我們去看一位國畫大師的家,經過許多小胡同,這邊比較貼近北京胡同百姓的生活樣貌
然後還在一處保存最完整的四合院停下來讓我們參觀
門票一人RMB20元,原來是私人的,其實這四合院規模很小,看一些國家級的宮殿也不過RMB50-60元,這20元好貴阿~~
還好有專人解說,至少看得懂啦
比方說,男生一定住東邊的廂房(這也是東宮太子的由來,因為住在東邊)
父母為什麼叫做高堂?因為父母住的房子有台階上去
這是合院中庭種滿了藤類植物,夏天應該很清涼
裡面的床,其實房間很小
這應該也有百年歷史吧
父母大人住的房間,不知道為什麼桌上一堆錢,可能大家對牆上的觀音像膜拜留下來的香油錢吧?我猜的
花了RMB20元進來參觀,當然要照相做紀念
至少這是真實的房子,不是後來像影城那樣做成古早味讓大家參觀
跟三輪車大叔分手後,走路去南鑼鼓巷
那邊也是老街,周邊也很多老胡同
現在都很商業化了,已經失去了老街的風味
我反而對周邊小小胡同一般百姓住的地方比較感到興趣
看到星巴克了~
隱身在一個大宅院裡
星巴克的門當有4根柱子喔~想必以前也是高官
不過星巴克裡面暗暗的~~
而且沒有廁所,想要解手就得去外面的公共衛生間
以後再專門介紹一下胡同的公共衛生間
星巴克的椅子,中國風家具
可惜天空灰灰的
還好葉子很翠綠
這邊照相不多,雖然都是老屋,但是都改成商店了,像是飲料店、紀念品店等等
失去了古樸的味道,可惜
偶而看到巷弄內的住家,我對這個比較有興趣,可惜無膽走進去
生活空間應該很狹小
這邊到是不少台灣味,這個炸魷魚生意很好,應該就是台灣的鹽酥雞風味吧
另外一個北京人很愛吃的火腿,就像台灣7-11那種火腿,大陸這邊都是像是書報攤或是菸攤在賣,但是都叫做台灣香腸~~很有趣
北京也到處有『爆肚』,爆肚就是牛內臟啦,吃爆肚要去傳統小店吃才道地,我不吃牛,所以就沒試了
北京名產之一,冰糖葫蘆
之前爬文,很像很多人都吃到不新鮮的或是不好吃,怕浪費錢踩到雷,所以也沒買,看看就好
這是店家在賣算是比較衛生的,很多都是流動小攤子掛滿滿的冰糖葫蘆,看了連買的慾望都沒有
烤羊肉串,肚子也餓了,就買了二隻來試試,味道還不錯,沒有羊的腥味
隔壁的大陸人大概吃了10串有吧,好厲害
以前都聽人家說這種路邊的肉串不要亂買,因為會用一些怪怪的肉源
但是這是店家,而且有連鎖的樣子,應該沒有問題
就在店門口吃,吃完把金屬叉子放回桶子~~不知道有沒有洗阿~~反正已經下肚而且高溫烤過消毒了,哈哈
胡同生活日常
觀光客可以欣賞自己家的棉被,這感覺也挺鮮的
在這一區花了一個上午吧,下午去附近的恭王府參觀,待續囉~~